近日,河南省第一小學校門口,曾因價格低廉、包裝花哨而備受學生青睞的“辣條”突然銷聲匿跡。原來,河南省正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行“食品安全護幼行動”,旨在清理校園周邊流通的“五毛食品”,徹底解決這一隱藏在學生舌尖上的安全隱患。
長期以來,以辣條為代表的“五毛食品”因其口味重、價格低,成為許多中小學生課后的熱門選擇。這些食品多為小作坊生產,衛生條件不達標,部分產品甚至違規使用添加劑和色素,長期食用可能對兒童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。
河南省市場監管局聯合教育、衛健等部門,以第一小學校為切入點,對周邊小賣部、流動攤販實施全覆蓋排查和專項整治。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,部分辣條產品存在生產信息不全、無合法檢驗報告等問題。對于這類“三無”食品,執法人員當場責令下架并依法處理。
與此同時,河南還加強了校園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。第一小學校通過主題班會、宣傳欄等形式,教育學生識別不健康食品,養成科學飲食習慣。學校還與家長密切配合,共同引導學生遠離高鹽、高糖、高脂的零食。
此次專項行動并非一時之舉。據了解,河南已建立校園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,包括定期巡查、隨機抽檢和投訴舉報快速響應等舉措,切實保障學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“讓‘五毛食品’從校門口走開”,不僅需要監管部門的雷霆手段,更需要家庭、學校和社會形成合力。唯有如此,才能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安全、健康的成長環境。